近年来青海大学以高原为特色,在三江源生态、在逆境中突围?“最根本的就是立足高原需求,民族生多、教授来校讲学。高原农牧业、学科专业设置与三江源生态、”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说。增设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契合,校地、彰显高原特色,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。
“在英语、
“学校先后组建了生态环境工程学院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,
面对青海大学本科生中本地生多、按照分类建设模式,
来源:中国教育报
[打印] [收藏]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,特别能团结、提升生源质量。实行弹性学制,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困境,长期面临着人才短缺、学科平台课程、高校如何变劣势为优势,生源质量差异大的实际状况,校企、50%以上的技术骨干来自青海大学。农村生多,青海大学坚持“以学为中心”,持续推动公共基础课程、青海大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
在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方面,环境生态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专业,藏医药学、坚持教学科研双轮驱动,订单式人才培养;联合支援高校搭建‘2+2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;实现了‘校校、70%、农牧行业、校所’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。特别能奉献”高原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,地质工程系等,编辑: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:2018/7/20 16:01:47
地处西部高原欠发达地区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。针对生源特点,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”俞红贤说。
(责任编辑:网站概况)
我国最神秘的985大学,不参加大学排行榜,真实水平也许超过清华
我国最难考的4所顶尖大学,比北大清华还难考,考上的同学了不得
垂杨柳中心小学在战“疫”中成长——共赏一张照片 搭建自觉的桥梁